2月23日,河南省首个生态环境污染源自动监控实训基地在郑州新密市落成投用,该基地将为执法人员学习污染源监控技能提供实训场地,成为技能提升和经验交流的演武场。首个实训基地的揭牌标志着河南省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机构规范化建设迈向新台阶。
统筹谋划,练好机构规范化建设“基本功”
协同发力,出好机构规范化建设“连环招”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先后申请1.4亿元专项资金,配发无人机、粉尘快速测定仪等12类2781台(套)执法装备。协调技术人员进行线下“手把手”装备实操教学,开展无人机操作培训,98人取得民航局颁发的无人机飞行执照,1519人掌握微型无人机操作技能,建成全国首个省市两级无人机辅助执法队伍。全省生态环境执法机构实现统一着装并开展了军事化队列训练。濮阳、开封分别向财政部门申请340万元和300万元采购执法装备,补齐执法装备能力建设短板;焦作、洛阳抓实执法大练兵工作,助力本辖区机构规范化建设出亮点出成绩;驻马店成立机构规范化建设专班,将创建任务纳入支队和县(区)大队内部量化考核体系,全面激发创建激情;郑州制定《基层执法阵地建设指南》,从基本构成、制度规范、统一形象、功能设置、装备配置等五个方面进行规范。 严格审验,树好机构规范化建设“排头兵”
由河南省生态环境厅人事处、法规处、财务审计处、执法监督局组成的机构规范化建设领导小组启动机构规范化建设验收工作,认定濮阳市、焦作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为“2021年度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机构规范化单位”,洛阳市、许昌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为“装备能力建设达标机构”。2022年,河南省生态环境厅继续推进机构规范化建设,驻马店市、郑州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被认定为“2022年度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机构规范化示范单位”;新乡市、许昌市、安阳市、漯河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以及驻马店市生态环境局泌阳分局(大队)被认定为“2022年度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机构规范化单位”;鹤壁市、开封市、信阳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和郑州市生态环境局新郑市分局(大队)被认定为“装备能力建设达标机构”。 提质增效,用好机构规范化建设“助推器”





来源: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